close
娛樂城

我在之前專欄中曾提到,台灣半導體產業全球市占率,以終端產品來算市占只有5%,但如果較量爭論晶圓代工市占則高達77%以上,這是很大的一個落差,也意味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長重心,集中在晶圓生產、封裝測試等製造代工範疇,但在產品的開辟進展上,還有很大的勉力空間。娛樂城

台灣在終端半導體產品市占只有5%,並且,在分歧產品項目上也是強弱有別,例如在三大IC產品分類中,也就是邏輯IC、記憶體IC及星散式元件、類比、光電及感測IC這三大類中,台灣市占分別為7%、4%、3%,明顯看得出來是側重在邏輯IC上,至於第三類IC則表現最弱。

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日前在李國鼎記念論壇上,就明白談到這個主題,並把現階段台灣著重的成長範疇,和將來要起勁增強的標的目的,都講得很透辟清楚。我也找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,補強一些資料,把相幹的策略布局和窺察重點收拾整頓出來,給國內IC產業經營者與IC設計的股市投資人做參考。

起首,蔡明介整理目前台灣IC設計較強的領域,確切是以邏輯IC產品為主,例如邏輯IC在動作手機、消費性電子、PC所佔的比重,分別是28%、46%、64%,這些也是今朝台灣較為擅長的IC設計範疇。

至於在企業/根本扶植(Enterprise/infrastructure)、工業及汽車等產品領域,邏輯IC的比重別離是48%、28%、35%,這幾個範疇就不是台灣企業的特長。(見圖一)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工業及汽車範疇,第三類IC元件占比高達63%及59%,比重相當高,但第三類IC是台灣最弱的部分,顯然台灣要很盡力,才能在這兩個範疇與大廠競爭並搶到市佔。

不外,這個產品種別的分布,也會隨時間改變而移轉。楊瑞臨認為,將來資料中心(屬企業/根本扶植種別)及汽車兩個主要的產業範疇,由於雲端計較及資料的大幅增添,邏輯IC的據有率還會較著增添,極可能都邑增至六成以上。台灣IC設計業在邏輯IC有很強的基礎,未來這兩塊大餅天然是要牢牢捉住,不克不及丟掉。

娛樂城

此外,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對幾個主要半導體運用市場的展望,包羅2021年及2022年的數字,也值得參考。個中,邊沿運算根蒂根基建設(Edge Infra)兩年成長率都最高,別離是344%及45.5%,首要是從很小的根本成長起來的,至於幾個成長較快的如家庭娛樂、代替硬碟的NAND Flash(SSD)、智慧型手機、汽車及資料中心等,去年和本年的成長率也都高過一成。(見圖二)

是以,以這些預測為根本,特別對台灣IC設計業來講,除聰明手機很重要之外,由於資估中心及汽車也是台灣企業希奇側重發展的領域,將來會是鞭策台灣IC設計業成長相當主要的關頭力量。

此外蔡明介也供給另外三張圖表,這些都是將來驅動產品成長很主要的市場機遇,也值得申明一下。起首就是女股神伍德方舟投資(ARK Invest)做的展望,固然比來她的基金操盤績效欠安,但這份對產業成長的長線展望,照樣值得參考一下。(圖三)

這份預測非常看大好人工聰明/深度進修(AI/Deep Learning)的潛力,預估2037年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2兆美元成長到30兆美元,總計擴大15倍,17年間複合成長率(CAGR) 是17%。

至於互聯網(Internet)從13兆美元成長至20兆美元,資訊科技(IT)只有從3兆美元到4兆美元。時代的演化相當快,Internet從1997年到2020年,是從幾乎零成長到13兆美元,是以培養了很多檯面上的網路巨頭FAAMG,將來AI/Deep Learning的快速成長,也有機會推動一些新公司的出現,固然也會成為未來半導體應用的首要市場。

第二張圖表則是談汽車產業,估量每台電動車需要的IC約1000顆,此中功率半導體需要250顆以上,當2030年電動車年銷量跨越二萬萬輛時,半導體需求會超過200億顆,這是一個大到沒人敢忽視的大商機。(見圖四)

值得注意的是,電動車需要的是馬達/電池節制IC、電源管理IC、化合物半導體(也就是第二類及第三類半導體)等產品,至於自動駕駛需要的是感測IC、運算及AI,還有5G/6G通信,還有V2X(車聯網)等晶片,這些產品除有邏輯IC外,還有為數很多落在分手式元件、類比、光電及感測IC等,台灣一樣要很起勁才可能搶到這塊過去較弱勢且不熟習的機會。

汽車IC將是未來推動半導體成長的大趨向,今朝應當已沒有人會思疑了,現在最大的問題是,當所有人都看到市場在那裡,也都卯足全力搶攻,將來誰能搶到市場大餅,就看人人各自的努力了。

有關汽車產業還有另外一個展望,就是來自BCG(波士頓諮詢)的展望,估計從2018年至2025年,每台汽車要用到的IC含量,將從450美元成長到730美元,這其中還把油車(ICE)和電動車(xEV)區隔,而且再分別以非自駕(Non-ADAS/AD)及自駕(ADAS/AD)兩個領域分開猜測,此中電動車的IC含量明顯也遍及高過油車。(見圖五)

最後一個大機遇則是元宇宙,蔡明介還區分為實宇宙及虛宇宙,其中包括鞭策及賦能元宇宙的基礎扶植,例如區塊鏈及DeFi(去中間化金融)等,還有XR(虛擬實境)的裝配,和高速運算、網通及伺服器等,這些也都是供應許多半導體產品成長的大機會。(見圖六)

娛樂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,虛宇宙比實宇宙的市場大很多,實宇宙指的是半導體支援元宇宙的電子裝備,其中AR/VR裝置市場可成長到5000億美元,虛宇宙指的是新世代的工作、社交、遊戲、消費及金融平台等,規模是包山包海應有儘有,包羅今朝最夯的非同質化代幣(NFT)市場,並且光是美國市場機遇就有8.3兆美元,相當嚇人。

因此,這個「虛」宇宙其實一點都不虛,若改成「數位」宇宙可能更適合,因為人們只是把很多工作、消費、社交及金融等活動,從原本的實體世界移轉到數位世界上面,太多工作都可以在數位宇宙完成。

並且,即便實宇宙市場小於虛宇宙,但實宇宙到2040年的5000億美元市場範圍,已很接近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值5509億美元了,如果台灣可以在這個全新市場中據有一席之地,恐怕訂單也會大到沒有一家公司吞得下,再創造出一個比現有半導體範圍還大的產業。

總之,從上述這些闡述,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品的市占固然只有5%,但在全球仍是排第五名,只輸給美、韓、日、歐洲,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,並且台灣IC設計公司產值1兆2002億元,加上IDM廠的2936億元,總計在終端產品上也有1兆4938億元的產值,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。

是以,台灣IC設計業將來若能持續提高,尤其是抓緊蔡明介指出的人工聰明、汽車及元宇宙這三塊最觸目驚心的高成長市場,不只將來還大有可為,而且仍然會是台灣資本市場中最值得投資的明星產業。


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ic%E8%A8%AD%E8%A8%88%E9%BE%8D%E9%A0%AD%E6%8C%87%E5%BC%95%E4%B8%89%E5%A4%A7娛樂城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娛樂城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bpcdq 的頭像
    jubpcdq

    jubpcdq的部落格

    jubpcd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